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并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并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指出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网络培训制度,建立兼容、开放、规范的干部网络培训体系”,用好大数据、“互联网+”等理念和技术手段。中央各项政策和条例的出台,为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应用互联网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指导。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也面临着更大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互联网蓬勃发展为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提供了更先进的理念引导、更丰富的实现形式和更有力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广大干部学员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需求和期待,从而倒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改革创新。在此背景下本调研报告以干部教育培训为系统研究对象,结合干部的培训内容需求、互联网使用情况、培训满意度、培训模式等现状,落脚于探索具有实践意义的“互联网+”干部培训创新发展模式,面向需求提高干部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效率,为模式的推广寻找实现途径。
二、干部教育培训的演进过程与发展趋势
(一)干部教育培训平台的演进过程
第一阶段,学习管理系统。干部教育培训领域新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极大地丰富了知识来源,加速了知识传播,由此产生了基于互联网的在线学习管理系统。有的地方和单位租用网络培训服务商提供的账号开展网络培训(托管模式);有的地方和单位通过向不同的供应商采购应用系统、网络、服务等要素,自行建设网络培训平台并构建独特的管理体系(自建模式)。但上述模式均受制于技术提供商,投入成本较高,不能够及时跟进先进技术,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第二阶段,开放式在线学习平台。开放式在线学习平台建设方式突破以往托管模式和自建模式,整合了运营服务供应商、内容供应商、培训者与学习者等网络培训价值网络中的关键组件,充分发挥各个主体的作用,从而降低干部网络培训平台的建设成本,有效地增强活力,保持平台的先进性,满足了学员后续服务的需求,为以后开放式的架构设计提供更多发展空间。第三阶段,基于云计算的在线学习服务平台。在线学习服务平台是建立在云计算平台之上的应用系统,在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的云服务平台上,利用云计算的定制服务和并发计算优势,优化现有资源的整合,并借助大数据挖掘培训和学习的潜力,为学员提供了定制终身教育式的在线学习方式,弥补了当前在线学习模式的不足,改变了平台建设各自为政的现状、降低系统构建成本并且尽可能地消除“信息孤岛”现象。
(二)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互联网+”转型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思维已深入人心、进入工作、渗入生活。行进在互联互通的“高速路”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也按下了改革的“快进键”——完善顶层设计,布局“互联网+”战略,推动干部教育培训转型升级。
1.培训模式不断创新。传统面对面的集中培训与网络培训相互促进,实现集中学习培训和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网络视频直播和点播相结合、在线教学和在线答疑相结合。借助信息化平台,各地纷纷探索出干部培训的新模式,比如干部教育在线、视频点播、手机报、党支部博客、党员QQ群、微信群、学习APP等,都是基于信息化平台上的干部教育培训新模式。与传统干部培训模式不同,“互联网+干部培训”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弥补经费、师资不足等问题,有效解决“工学矛盾”,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
2.培训内容不断丰富。传统的干部教育培训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为主渠道,各地区各部门培训相对独立封闭,存在一定程度的培训资源分散和不均衡情况。建立“互联网+干部培训”模式,各级培训部门实现了系统内纵向横向的教学科研合作,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全方位整合各单位资源,为学员提供了丰富优质的课程资源。
3.培训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时代,干部培训教育通过搭建的在线教育平台,通常能支持大规模在线用户,培训人数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让成千上万名领导干部同时在线学习,且成本相当低廉,为大规模培训干部提供了条件。
(三)互联网新环境下的干部教育培训发展趋势
一是移动化学习趋势。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手机、微课程的发展与普及,干部教育培训必然会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向着“电脑+手机+平板+数字电视”的全媒体多终端学习模式发展,手段更加多样化。尤其移动网络学习不受计算机设备和网络宽带环境的限制,广大学员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学习。
二是基于云服务平台的混合式学习趋势。云服务平台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学员可直接进入云平台浏览器获取相应资源,并将多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结合,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知识进行有效的自主构建。另外通过云服务平台,师生间、学员间、教师间可实时进行交流沟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根据学员知识结构特点,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是体验式学习趋势。体验式学习通过应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和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为学员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让学员沉浸于自身的学习过程中,并主动与其他学员进行互动式交流,使资源信息全面共享,构建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模式。
四是虚拟社群学习趋势。目前,人们借助社交媒介(微博、微信、QQ等)组建虚拟社群,实时进行互动交流,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虚拟社群学习不同于传统在线学习,这一类学习似乎缺乏设计、结构化不强,难以“被管控”,但其有助于克服“孤岛效应”,实现“认知盈余”,极大程度地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个学员各自学习,知识会存到每名学员的头脑或笔记中,变成学员的独占性资源,形成知识信息的孤岛。每名学员知识背景不同、阅历经验各异,如果能够通过社群充分互动,让学员利用碎片化的业余时间,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分享给其他学员,渐渐形成若干个专业的知识库,就会成为一种指数级增长的“认知盈余”。
五是基于一体化的整合趋势。一体化学习模式依托网络技术、移动终端技术,集成海量优质教学资源、智能学科辅助工具及在线学习社区,促进各平台资源互联互通,从终极目标来看,有望实现全国培训平台资源共建共享。通过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平台向云端一体化应用方向发展。
六是基于本地化的平台资源建设。所谓“本地化”,就是从地域、岗位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配置平台教学资源。干部教育培训平台的本地化,有助于学员快速有效地转化培训成果,提升培训效益。以基层县级干部培训平台为例,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围绕县域的实情开展教育,促进平台资源的本地化建设,满足县域发展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
(四)学员视角下的“互联网+”干部培训
为了解培训对象——学员对“互联网+”干部培训教育的基本认知,调查学员对培训平台的使用评价,知悉学员对“互联网+”培训的发展期望,课题组展开了在线问卷调研,以“安徽省干部教育在线”为发放平台,以培训学员为调研对象,问卷发放时长22天,共计收回2406份有效问卷。
1.参与培训学员情况的整体概述。据调研,培训学员每周登陆平台2—4次的学员数量最多,占比40.52%,还有6.73%的学员保持在每周5次以上,可见大部分学员对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当高。当问及学员对每期在线学习的完成情况时,绝大部分人都能在规定时间内超额甚至远远超额完成学分,参与培训学习的积极性高,所占比例为57.73%。
2、课程内容基本符合需求,课程形式亟待更新。针对培训平台上已有内容的学习,86.87%的学员对培训效果“满意”或“非常满意”。在参与调查的学员中,有65%的人对“综合素养”类课程感兴趣,51.54%的人对“政策法规”类课程感兴趣。
在问到“结合安徽省发展实际,您认为应增加哪些方面的培训”时,58.65%的学员希望增加“安徽经济发展情况介绍”相关课程内容,54.57%的学员希望增加“安徽最新政策法规介绍”相关内容,还有很多学员对“安徽主导产业发展的介绍”和“安徽历史人文介绍”内容比较感兴趣。综上所述,应基于安徽省实际情况,设计一批符合安徽省情的培训课程。
此外,针对学员对培训平台内容设置情况的评价调查(见表1),希望和非常希望平台能够根据自身职务和需求设置学习任务的学员比例有85.29%,所以将学员的需求加入到前期培训计划生成阶段中势在必行。也有75.27%的学员希望或非常希望平台能够提供如在线直播、在线游戏、在线讨论等新方式的课程。另外,由于参与培训的学员大部分是基层公务员,因为基层工作的特殊性,他们更注重培训内容的可操作性、时效性和实用性,一些偏远地区的学员希望平台能够添加一部分与技能考试相关的培训课程。
3、基础设施建设仍有提升空间。根据学员使用该平台现有设施后的评价来看,平台的易操作性和板块布局得到了学员的高度好评,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的学员共计占比分别是87.45%和84.75%。相比之下,安徽省干部教育在线平台运行的流畅度和问题答疑的反馈速度方面有待提高,力争避免再次出现教学课件无法播放或播放卡顿的情况,提升学员的用户体验。
依据上述调查数据,学员对安徽省干部教育在线平台基础设施的未来发展有较高的要求,87.74%的学员希望该平台添加推送内容功能,84.96%的学员希望在手机或平板等移动设备上也能使用该平台,开发移动网页版或APP。这些设想既为干部教育在线平台基础设施的优化提供了参考价值,也契合了当下个性化内容推送服务趋势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三、国内外“互联网+”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案例分析
(一)国外优秀案例分析
国外在“互联网+”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成功做法,对于进一步创新我国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下面分别从以下3个方面对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培训、法国国立行政学院培训、英国伯明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培训、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培训展开分析。
1、高效灵活的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功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法国国立行政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培训均非常注重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努力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创建文件数据库(如教师随时上传共享各类教学资源)、资源链接、在线创建多媒体网页制作、导入符合标准规范的课程内容包等方式支持教师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课程内容的创建、呈现、传递与共享,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等活动的开展提供内容保障。但国内现有干部教育培训平台的课程内容的导入导出功能不太完善,对部分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也只是通过简单的链接方式实现,资源共享的效果不明显。因此,国内干部教育培训平台应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2、随需而变的干部教育策略。国外多数“互联网+”干部教育培训为学员设定一个学习导航,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设定多个学习路径,真正大范围的实现了“一对一”式的教学。有的干部教育平台的学习路径设计还具有学习进度跟踪功能、路径分支功能,其中以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法国国立行政学院等培训平台最为典型。另外,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培训模式在教学策略设计上也很成熟,各项学习内容与活动不是固定的,可以任意添加或删除某一教学内容或活动,也可以对其顺序进行重排、隐藏、修改、完成进度,使每个学员或教师都可以很便利地设计不同的学习序列模块。国内大部分干部教育培训模式,每个学员面对同样的学习内容,完全靠学员自觉自律地学习,缺乏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针对这一状况有必要改革目前的培训方式,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
3、长效立体的干部教育培训评估机制。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法国国立行政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均建立了完整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其评估系统包括培训前评估、培训中评估和培训后评估三方面。虽然四个培训机构评估办法不尽相同,但基本做法大体一致。比如,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培训平台设置一个评价模块,采取公开匿名方式实时呈现评价结果(学员的上级、下属、同事对学员接受培训前后的行为变化做出评价),让学员和教师能够随时调整自身的学习或工作态度;法国国立行政学院培训的评估模式,首先学员各科成绩均需考试打分,为了坚持考试测评的客观与公正,还加入了互评、学习跟踪的评价方式(具有电脑自动化和及时反馈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评估的效率和综合性。可见,国外干部教育培训平台有效地将线上线下评估特点结合,将培训评估延伸到学员的训后行为变化,使评估机制更为优化,评估指标更为全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二)国内“互联网+”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分析
国家级培训机构以“中国干部网络学院”为代表,集结“一校五院”经典课程,还在武汉大学等专业优势院校征集、定制、选用精品课程资源,是资源覆盖面广、更新速度快、知识权威、学习便捷、管理高效的干部在线学习平台。
各省市也涌现了高质量的“互联网+”干部教育示范模式。如“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的“学习中心”模块通过教育超市、互动天地、在线考场、学习银行、网上办班、教管中心等,在网上实现教、学、考、管全过程管理;“北京市干部学习网”对各单位、学员的学习数量、时间排行公布,学员对课程的实名评价也滚动播报;“浙江领导干部网络学院”在平台设计上,整合了在线学习、移动阅读、互动交流、在线考试、服务管理等五大系统,具备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时效性和系统性等五大特点。
安徽省干部教育在线平台自2009年正式启动以来,平台学员逐年递增,现有在线学员近24万人,在线课程1100余门、5000学时,平台总访问量11730万次,在安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课题着重以“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平台”作样本分析。
1、平台运营体系建设。2009年5月成立的安徽省干部网络培训管理中心(现已升格更名为安徽省干部网络学院),在省委组织部的领导下负责全省干部在线学习工作的组织实施,并选择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安徽省电信公司(包括上海市电信公司)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充分利用合作伙伴在课程开发、教学管理、网络教育以及技术保证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推进全省干部网络培训工作。同时在各市委组织部、省直各单位建立二级管理中心,县(市、区)和省直单位二级机构、市直单位建立三级管理中心,构建起网络培训三级组织管理构架,形成了分级管理、上下联动、相互促进的运行格局。
2、教学体系建设。围绕“教、学、管、考”四大功能,对教学过程、组织形式、方式方法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形成完整的培训组织实施的闭环系统。一是以服务大局为根本出发点,以干部需求为核心,形成教学计划。在满足组织需求、岗位需求的同时,通过在网络培训平台发布培训需求调研问卷、分析网络资源学习浏览情况等多种手段,掌握干部个人成长需求,制定教学计划。二是多种形式相结合组织实施教学。除常规的必修、选修课程设置外,设置专题教学、班级教学、课程推送等多种组织形式,辅以直播课堂、实时答疑、学习论坛、在线辩论赛、网络讲堂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丰富教学组织形式。三是初步形成了双向培训效果评估。采取学分(学时)考核的方式,对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同时干部可对网络培训的教学组织、课程设计、资源质量进行评价反馈。四是培训效果评估反向运用于计划生成。
同时,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平台注重选聘专家教师团队参与教学组织过程,科学指导网络培训计划生成、教学方法设计、过程实际、结果反馈等环节的实施。积极探索多终端学习形式,开通了移动端学习APP,探索微信学习建设模式。
3、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拓展网络培训平台功能,提升平台服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能力。一是建设在线考试系统,服务各类大型专项培训。可进行指定人群考试、题库抽题、固定试卷抽取、试卷难度系数指定等多种操作,并即时生成考试分数,形成考试报表。二是发挥平台信息发布和服务作用,开发了“干部培训项目信息发布和服务平台”,对干部培训项目,采取网上发布、网上交流、网上交易、网上评估管理的方式,择优确定承办机构。三是设计开发了干部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为全省各级党政干部建立了完备的培训电子档案。通过网络培训平台能够实现干部教育培训学分的申报、审核和管理工作,提升了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
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分析,课题组也总结查找出了“互联网+”干部培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网络培训资源形式单一,同质化现象突出;教学计划生成仍停留在“大一统”阶段,未能为学员生成有针对性的量身定制的学习计划;培训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单纯以学时、学分等进行定量考核、结果评价,不能有效跟踪学员学习过程,等等。
四、“互联网+”干部教育培训创新模式与对策建议
本部分着重从干部教育培训的计划生成、方案实施、质量评估、数据分析和系统完善等阶段对干部培训模式的创新提出优化路径。
(一)培训计划生成阶段
编制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是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活动的关键环节,培训计划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基于需求导向、是否选取最优培训机构、是否实现各方共同参与。在此阶段,需要收集学员及各个部门的培训需求、确定提供培训课程的培训机构、沟通培训具体实施计划等。
1.针对学员的需求预测。对参与培训的学员,平台综合行业、部门、职位、兴趣、学历等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基准问题模型,综合用户的信息和回答情况,对其学力初步评估,按照学员需求配给专业化和体系化的学习资源,使学员享受泛在式学习。在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时,要注意组织、岗位、个人对培训的需求可能既有共性又有不同,强化对各个层次需求、干部与干部之间需求的统筹分析,做到三个需求的协调匹配。
2.针对培训课程的评估。长期以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是实施干部教育培训的主体,由于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的限制,有时并不是最合适的选择。可邀请服务外包公司、社会培训机构等课程提供方提供培训计划,邀请学员、专家通过平台进行公开、透明、客观的评审,确定最优培训计划。
3.针对学员培训计划的测评。开发信息交流、协同工作系统,在开展培训活动之前就将培训主管单位、实施部门(包括任课教师、班主任)、学员等纳入系统,构建起培训生态圈。培训主管部门可以直接通过交互系统在线邀请学员、教师、专家等各方共同参与培训计划的设计工作,采用快速迭代的方式升级完善培训计划。
4.大数据分析实现网络动态管理。干部网络培训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可以提供个性化培训服务。干部个人信息、以往参训情况、课程选择偏好、培训参与差异、以及点击阅读材料的痕迹,甚至干部年度考核、民意测评等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过程中反映的情况等等干部个性化特征数据,都可以像动态轨迹一样清晰地在平台上记录下来。针对多样化的大规模数据,系统平台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统计、归纳,找出干部的学习规律,总结并评定其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为干部个人分析出应当加强培训的重点,设计出个性化的培训方案。
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了解组织需求、干部需求、岗位需求的动态变化,找准三大需求的“叠加区域”和“共振频率”,按需设计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对线上线下整体数据的整理,平台针对干部的培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不重不漏。
(二)培训方案实施阶段
培训计划生成后,如何落实、如何借助互联网思维实现从学习形式到内容的全方位创新、如何对服务质量进行有效监管都是培训方案实施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此阶段,需要利用互联网新手段,丰富和完善平台功能,优化学员学习流程,提升组织管理,使项目对接更顺畅,学习过程更愉悦,配套服务更完善。
1.实现精准的个性化推送。开发干部在线学习平台,根据学员的订阅,向学员绑定的邮箱、平台学习系统、手机APP端等推荐具有建设性帮助的课程和学习方法供参考,将各种学习资源切割或整合成不同的子模块进行推送,帮助学员过滤掉无关资源,组建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新课程上线、课程内容更新时也能第一时间通知到学员。
2.完善移动化的自主学习过程。开发手机APP,与PC端同步实现干部在线学习,利用移动终端辅助学习,使学员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学习,自定义学习步调。多开发适宜移动终端的培训课程,如将一些小知识点以5—7分钟的“微课程”形式展现,使干部参训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
3.建立社区化的分享交流方式。在线平台添加“添加好友”、“评论”、“转发”、“弹幕”等功能,建立学员社交圈,建立学员间、学员与教师间、教师与教师间畅通的沟通渠道。搭载微信、微博等客户端,成立微信公众号、微博认证账号等,使学员可以在线分享课程资源、学习笔记、学习成果、实现课程反馈、课程评价等,学员互相监督、讨论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的交流。当学员不明白一个问题该怎么解决时,向自己的同事求教或者向其他地区的学员或老师求教总会得到一个实用的回答,移动社交平台可以有效地缩小学员之间的距离,使学员之间摆脱沟通的鸿沟,让来自各行各业具备实践经验的行家里手能互相切磋,有效整合并共享学员自身具备的丰富实践资源。
4.协同学习提高干部参与积极性。协同学习是指多个学习者共同学习和互助学习。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干部培训模式能实现生态系统中各主体间的创新资源流动,发挥整体协同效应。在传统培训模式下,干部成长步调无法及时有效监控,主动性较为欠缺。协同学习以群体协作的模式,集成多媒体与应用共享技术,实现群组通信与控制,鼓励干部在培训中感知其他协同学习者的状态信息,自由讨论,及时反馈问题,相互学习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大规模的协同集成技术不仅可用于干部网络培训平台的学习,更是未来干部日常信息化办公不可缺少的一环。
5.构建多元化的集成创新机制。可与其他干部培训平台实现资源集成、运营主体集成等协同机制,实现后台数据共享、部分资源和能力集成等。例如,与高校合作,搭载高校MOOC培训平台,学员在注册、登陆MOOC课程平台之后,可以从高校课程列表中选取自己所感兴趣的课程,并获取详细介绍信息。课程有明确的起止日期,教师还会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有学习任务量的要求,学员必须按照课程进度进行学习。待全部学习完成后可以作为学时,申请学历证书。
(三)培训质量评估阶段
培训项目实施结束后,通过线下和线上教学评估系统可实现对培训效果的考核评价。评价的形式主要为线下或线上的问卷调查,评价的对象包括学员、培训机构和培训管理者,评价内容包括培训目标是否实现、课程安排是否合理、授课质量是否保证、教学管理是否规范和受训者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工作是否得到改进等。在线问卷填写完毕后,系统将自动收集问卷信息,并对反馈结果进行分析,生成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1.学员学习效果评估。通过在线知识测评和结业考试等方式,对学员的知识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学员对培训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工作绩效评估。将培训模式接入学员所在单位的日常绩效评估系统,组织学员的领导和同事对学员训后实际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学员参加教育培训后工作水平是否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强化、工作绩效是否得到改善等。
3.课程质量评估。除了对学员个人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估外,线上平台应该为学员提供课程的评价、反馈功能。学员及时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服务的不满之处在线反馈,教师、课程提供商和平台管理人员可以在线收集学员的评价、反馈及意见和建议,及时地对课程内容、课程形式、服务模式进行改进。
(四)培训数据分析阶段
通过线下问卷或反馈意见、线上平台将学员在培训实施阶段、教学质量评估阶段的评价和反馈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通过数据挖掘,培训管理者能够更加科学把握培训趋势,更好地生成下一个周期的培训计划。
1.对学员的分析。可以对学员在线测评成绩进行分析,了解学员课程中讨论问题、思维深度、培训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准学员知识结构上的薄弱环节。结合学员所在单位的评价、绩效评估系统的评估结果等,找准学员存在的关键问题,利用云计算技术优化学习资源,为下一次有针对性的培训做好铺垫。
2.对培训的分析。根据学员的满意度调查和即时交流反馈的情况,可以对培训课程设计做出评估,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强不强、难易程度是否合理、教学形式是否易于接受等,根据评估的结果,可以及时改进优化,并为下一次培训提供有益的借鉴。
3.对平台的分析。依托后台数据,对平台自身进行分析。例如,分析平台功能模块、课程内容资源等是否能满足学员需求和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平台的项目对接功能能否更好地满足项目提供方和课程需求方双方的需求,现有评价和激励方式能否更好地刺激干部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平台生成的培训计划与实施效果的差异分析等,依靠数据分析结果找准平台自身从功能到运营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平台完善的对策建议。
(五)培训系统完善阶段
“互联网+”干部培训模式创新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发展,在一个培训周期完成后,要根据各方面的反馈对平台进行升级和完善,及时地解决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学员、教师、培训机构、资源机构、其他合作方等的评估反馈,对培训内容的建设、培训平台的基础设施、以及培训服务是否符合易用性、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技术先进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对培训模式进行完善。
五、结论
互联网+”时代的干部教育培训,不是简单地运用互联网技术,而是使互联网与教育培训深度融合。作为培训工作者,我们必须正视互联网技术给干部教育培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重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手段,在教学环节中,运用互联网的大数据思维、个性化思维、平台思维、社会化思维等,建立网络培训制度,构建开放、共享、规范的干部网络培训体系,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在培训计划生成时,要做好干部培训需求调研,做到按需培训、定点推送。在培训资源选择上,要引导资源提供方在竞争中发展,实现项目透明对接。在培训内容形式上,要主动适应互联网环境下干部教育培训发展趋势,依托新理念新技术,丰富课程件资源,创新培训形式。在教学质量评估上,要做到跟踪评估、多维评估,搜集好干部培训的数据,做好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及时反馈培训效果,促进平台完善。在组织管理上,要拓宽产学研合作,保障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持,促进干部网络培训平台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培训管控上,既要做好培训全过程的监督,也要做好网络安全的监管,防止干部信息遭泄漏、思想遭渗透。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瞬息万变,学员的学习习惯、使用习惯和需求也在不断向多元化发展,创新发展干部教育培训模式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不断地依托新技术提升和完善,需要全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勤勤恳恳的工作,以期实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发展。